探针台
Probe Stations
光源(波长匹配,如1550 nm)、光功率计、光纤夹具、六轴位移台。
清洁光纤端面和芯片耦合区域(使用异丙醇和无尘布)。
断开芯片,将光纤直接连接至功率计,记录输出功率 P(in) (需扣除连接器损耗)。
将光纤对准芯片耦合结构(端面/光栅),通过位移台微调至功率计读数最大。
记录稳定后的输出功率 P(out)
注意:若芯片有多个输出端口,需汇总所有端口功率。
在目标波段(如1520-1580 nm)内步进扫描,验证宽带性能。
可能原因 | 排查步骤 | 解决方案 |
---|---|---|
端面污染或损伤 | 1、显微镜观察端面是否有划痕或颗粒。 2、红外相机检查光斑是否畸变。 | 1、等离子清洗(O₂/Ar混合气体)。 2、重新抛光端面(8°斜角抛光)。 |
模场严重失配 | 1、仿真对比光纤与波导的模场尺寸(MFD)。 2、近场扫描实测模场重叠度。 | 1、添加锥形波导扩展模场。 2、使用模场转换器(如SiN过渡层)。 |
未对准(X/Y/Z/角度) | 1、红外相机观察光斑偏移。 2、六轴位移台微调时监测功率变化。 | 1、主动对准算法(如爬山法)。 2、设计对准标记(十字/光栅) |
反射损耗未抑制 | 1、测量回波损耗(OTDR或光环形器) | 1、镀抗反射膜(如λ/4 SiN膜)。 2、端面斜切(8°~10°)。 |
可能原因 | 排查步骤 | 解决方案 |
---|---|---|
机械松动或振动 | 1、轻触光纤观察功率跳变。 2、检查夹具螺丝是否拧紧。 | 1、紫外胶固化或激光焊接固定。 2、 使用陶瓷夹具(低热膨胀)。 |
温度漂移 | 记录温度变化与功率波动相关性 | 1、温控平台(±0.1°C)。 2、选用低TCE材料(如玻璃基板)。 |
光源不稳定 | 隔离光源直接测功率稳定性 | 1、更换稳定激光器。 2、增加光隔离器 |
可能原因 | 排查步骤 | 排查步骤 |
---|---|---|
光栅耦合器设计问题 | 测试不同波长下的效率曲线 | 1、优化光栅参数(周期、占空比)。 2、使用啁啾光栅拓宽带宽。 |
波导色散过大 | 仿真波导的有效折射率随波长变化 | 1、改用低色散材料(如SiN)。 2、设计色散补偿结构 |
4、多模干扰(光斑分裂/效率波动)
可能原因 | 排查步骤 | 排查步骤 |
---|---|---|
光纤激发高阶模 | 1、观察输出光斑是否分裂。 2、模式分析仪检测。 | 1、使用单模光纤。 2、添加模场滤波器。 |
波导尺寸是否支持多模 | 仿真波导的模场分布 | 1、缩小波导尺寸至单模条件。 2、 设计模场适配器。 |
可能原因 | 可能原因 | 排查步骤 |
---|---|---|
材料老化(胶水/涂层) | 高温高湿测试后效率衰减 | 1、改用耐候性材料(如环氧树脂)。 2、密封封装。 |
金属化层氧化 | 电镜观察电极氧化情况 | 1、镀金保护层。 2、 惰性气体环境存储 |
对准工具:六轴位移台、显微镜观察系统、相机、光纤夹具等。
测量设备:光功率计、光谱分析仪(波长相关测试)、激光器等。